顯微組織分析
對某企業提供的試樣進行切割取樣,鑲嵌研磨并用王水丙三醇溶液進行浸蝕,最后在LEICA DMR型光學顯微鏡下對組織進行觀察分析。圖5-2所示為1. 76mm試樣的橫向金相組織。圖5-3所示為巾1. 3mm試樣的橫向金相組織。
根據圖5-2和圖5-3中所示,303Cu奧氏體不銹鋼試樣顯微組織是以奧氏體為基體,還有一定數量的形變享晶和馬氏體。其中,奧氏體分布不均且尺寸不同。形變率晶成對出現于奧氏體晶粒內部。馬氏體呈針狀或竹葉狀,分布于奧氏 體周邊。根據圖還可看出,奧氏體基體中存在形變攣晶,但數量較少。奧氏體周 圍有針狀馬氏體,數量較多。此外組織中還存在一些黑色纖維狀組織。通過對比,當鋼絲由如.76mm拉拔至?1.3mm時,馬氏體含量增多。
303Cu奧氏體不銹鋼試樣經過拉拔處理后,在晶粒內部出現大量的交錯滑移 帶,晶粒被滑移帶分割成細小的小塊兒,晶界和滑移帶分辨不清,呈纖維狀組織。由于存在較多的滑移帶,滑移帶附近的晶粒破碎,造成臨界切應力提高,使 繼續變形發生困難;同時由于奧氏體不銹鋼在拉拔過程中出現形變誘導馬氏體, 使得馬氏體增多,馬氏體硬度較髙且脆,二者共同作用使得鋼絲在加工過程中產生了加工硬化現象,金屬的硬度、強度增加,但塑性和韌性下降,容易發生斷 裂。再者試樣中出現組織不均勻及馬氏體等異常相,也會加劇材料的性能變化, 使得鋼絲在后續服役過程中更易發生斷裂。一般情況下,303Cu含碳量約為W0. 15%。理論上含碳量較低的(W0. 12%)的馬氏體相屬于低碳馬氏體,其空 間形態為一束束相互平行的細條狀,即為板條馬氏體。但根據圖5-2和圖5-3可 知,3O3Cu奧氏體不銹鋼斷口試樣中的馬氏體形態為針狀或者竹葉狀。因此,可以反推出試樣中的碳含量異常。3O3Cu不銹鋼試樣中含碳量過高,會導致材料硬 度上升,但塑性、韌性明顯下降。這一因素也會加劇試樣的斷裂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