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絲金相組織形貌
對鋼絲試樣進行切割取樣,鑲嵌研磨并用王水丙三醇溶液進行浸蝕,最后在 LEICA DMR型光學顯微鏡和ZEISS EVO18型掃描電鏡下對組織進行觀察。圖 5-14所示為直徑為2. 15mm和3. 00mm 314不銹鋼試樣的橫向金相組織,圖5-15 所示為2. 15mm試樣的橫向掃描組織,圖5-16所示為巾3. 00mm試樣的橫向掃描 組織。
由圖可知,314不銹鋼顯微組織是兩相組織,其中一相是奧氏體基體,另一相由其成分判斷為富銘相,奧氏體不銹鋼中的富銘相通常為M23C6或M7C3。根據圖5-15和圖5-16可知,試樣橫向組織中富銘相M23C6或M7C3彌散分布于母相奧氏體中,其形狀主要呈長條狀或者規則球狀。


314奧氏體耐熱鋼的固溶處理,是使所有碳化物完全固溶入奧氏體基體內, 以獲得均勻的單相組織。然而,本試驗中314不銹鋼試樣除了奧氏體之外,還存 在數量較多的富銘相。通過ImageTool圖形分析軟件測量圖5-15,圖5-15選定視 場內的富銘相的體積分數分別為30. 34%和20. 21%。一般情況下,碳化物M23C6 或M7C3中餡含量約為42%-65%,與不銹鋼的基體成分相比,碳化物中銘的含 量遠大于基體中銘的含量。這樣,大量富銘相M23C6或M7C3的析出就易引起奧氏體不銹鋼晶界貧餡,從而導致晶間腐蝕的發生,同時貧銘區的出現對拉拔變形 極為不利,它降低鋼絲本身耐腐蝕性的同時也使得不銹鋼絲塑性變差,脆性增強,若 拉拔變形量較大則容易發生斷裂現象。具體分析富銘相的產生原因,首先,對于 314不銹鋼來說,相比于304等其他奧氏體不銹鋼,其碳含量較高,碳是一種間 隙原子,而奧氏體不銹鋼中如果含碳量較多,通過固溶強化顯著提高不銹鋼的強 度的同時,它會與常形成一系列復雜的碳化物,導致局部銘的貧化,使鋼的耐蝕 性特別是耐晶間腐蝕性能下降。則奧氏體在冷卻時易發生分解形成(Fe, Cr)23C6 而不能保持單相奧氏體狀態,耐蝕性會顯著下降,所以奧氏體不銹鋼的含碳量應 嚴格控制在小于0. 1%。